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问答
文章
积分商城
专家
专区
更多专区...
文档中心
返回主站
搜索
提问
会员
中心
登录
注册
OpenAMP
RT-Thread
STM32MP1
STM32MP1 处理器下实现 RT-Thread 和 Linux 同时运行
发布于 2021-10-29 09:48:04 浏览:4362
订阅该版
[tocm] ## 架构说明 本项目以 STM32MP157A-DK1 为硬件平台。作为能够支持轻松开发更广泛应用的通用微处理器产品线,STM32MP157 系列基于双核Cortex-A7 与 Cortex-M4 组成的异构架构,加强了支持多应用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可以随时实现最佳性能和功率数据。Cortex-A7 内核提供对开源操作系统(Linux/Android)的支持,而 Cortex-M4 内核可以利用 STM32 MCU 的生态系统。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 STM32MP157 上运行 RT-Thread OS。  ### 启动方式 **Forced USB boot For flashing** : 通过 USB 烧写固件。在此模式下,可以使用 STM32Cube Programmer 工具烧写 A7 核固件。 **Engineer Mode**: 一般用于 M4 核的调试。由于 STM32MP1 没有 Flash,所以代码会被烧写到 Cortex-M4 核有访问权限的 RAM 里面,因此掉电程序会丢失。 **SD card on SDMMC1** : 从 SD card 启动。 ### 工作模式 STM32MP1 有两种工作模式 - 工程模式(Engineer Mode),系统上电后,不会启动 A7 核。M4 核此时可以像平常 STM32 的开发流程,借助于调试工具进行调试。 - 产品模式(Production Mode),系统上电后,会先启动 A7 核,然后由 A7 核来启动 M4 核。 ## OpenAMP 开源的非对称多处理框架([OpenAMP](https://github.com/OpenAMP/open-amp))为开发 AMP 系统提供了必要的 API 函数。OpenAMP 是 Xilinx 和M entor Graphic 于2014年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旨在提供一份协处理器的标准通信框架。OpenAMP 提供用于开发 AMP 系统软件应用程序所需的软件组件,它允许操作系统在各种复杂的同构和异构结构中交互,并允许不对称的多处理应用程序利用多核配置提供并行性。在 STM32MP1 系列中,A7 和 M4 两个核心的通信是通过底层的 IPCC 控制器进行,软件层使用 RPMsg 框架与用户进行交互。 ### IPCC 处理器间通信控制器 (IPCC) 用于两个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它提供了一种非阻塞的信号机制,以原子方式发布和检索信息。IPCC 外设提供了硬件支持来管理两个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每个处理器都拥有特定的寄存器库和中断。IPCC 为内核间的通信提供了硬件基础。 STM32MP1 使用 IPCC 外设进行处理器间通信,配置如下: 1. IPCC 处理器 1 接口被分配到 ARM Cortex-A7 不安全上下文,由 Linux 邮箱框架进行处理 2. IPCC 处理器 2 接口被分配到 ARM Cortex-M4 上下文,由 IPCC HAL 驱动程序进行处理  ### REMOTEPROC 远程处理器框架(remoteproc)的主要作用作用是对远程从处理器进行生命周期的管理,启动和停止远程处理器。在 STM32MP157 中,当系统启动时,A7 核会被先启动,然后借助于 Linux RemoteProc 框架加载 M4 固件,启动 M4 内核代码。  ### RPMsg Remoteproc 框架实现了对远程处理器生命周期的管理,RPMsg 框架则实现了对远程处理器的信息传递。 Linux RPMsg (Remote Processor Messaging)框架是在 virtio 框架上实现的信息传递机制,以便与远程处理器进行通信,它基于 virtio vrings 通过共享内存发送、接收来自远程处理器的消息。 vrings 是单向的,一个 vring 专门用于发送消息到远程处理器,另外一个 vring 用于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消息。消息服务基于共享内存,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是在两个处理器都具有访问权限的内存空间中创建的;信号通知(mailbox)服务基于内部 IPCC。  ## 编译&运行 ### 生成 ELF 文件 1. 在 **rt-thread/bsp/stm32/stm32mp157a-st-discovery** 目录下打开 env 工具; 2. 输入 `menuconfig`,打开 OpenAMP:  3. 配置串口。由于官方默认的程序中 A7 核(OpenSTLinux)需要使用串口 4 ,所以这里修改 M4 核(RT-Thread)的调试串口为 UART3:   4. 保存配置,输入命令 `scons --target=iar` 生成 IAR 工程。  5. 打开 IAR 工程。编译,生成 ELF 文件:  6. KEIL 的操作和上面 IAR 的操作是一样的,只不过 KEIL 生成的是 axf 文件,一样可以正常使用。 ### 加载 ELF 文件 1. 设置 **Boot mode** 为 **SD card on SDMMC1** 模式,复位开发板: 2. 等待系统初始化完成,输入命令`ifconfig`获取开发板 IP 地址; 3. 使用 ssh 工具连接开发板:  4. 上传 ELF 文件:  5. 连接串口3,作为 M4 核(RT-Thread OS)调试串口:  6. 使用 Linux Remoteproc 框架加载 Cortex-M4 固件,启动 Cortex-M4 内核: ``` mv /tmp/RT-Thread-STM32MP1_CM4.elf /lib/firmware/ echo RT-Thread-STM32MP1_CM4.elf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0/firmware echo start > /sys/class/remoteproc/remoteproc0/state ```   ### 启动 OpenAMP 1. 在 RT-Thread 终端输入命令 `console set openamp` 切换 RT-Thread console 设备为 openamp:  2. 在 Linux 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stty -onlcr -echo -F /dev/ttyRPMSG0 cat /dev/ttyRPMSG0 & ``` 3. 在 Linux 终输入命令进行验证:  4. 完整操作流程  ## 结语 STM32MP1 作为 ST 推出的第一颗支持 Linux 系统的 MPU,依托于 STM32 成熟的生态系统(STM32CubeMX、STM32Cube Programmer),用户可以快速的进行开发,验证。非对称多处理器架构虽然目前在嵌入式领域还不是主流,但未来肯定是趋势。通过 Linux 与 RT-Thread 操作系统的结合,可以很轻松的开发多场景应用,如工业、家居、消费品、物联网、卫生和健康等领域。期待未来 RT-Smart 和 RT-Thread 能同时运行在非对称多处理器上。 **项目地址**:[rt-thread/bsp/stm32/stm32mp157a-st-discovery at master · RT-Thread/rt-thread (github.com)](https://github.com/RT-Thread/rt-thread/tree/master/bsp/stm32/stm32mp157a-st-discovery)
9
条评论
默认排序
按发布时间排序
登录
注册新账号
关于作者
Papalymo
请勿打扰
文章
25
回答
85
被采纳
17
关注TA
发私信
相关文章
1
RT-THREAD在STM32H747平台上移植lwip
2
正点原子miniSTM32开发板读写sdcard
3
反馈rtt串口驱动对低功耗串口lpuart1不兼容的问题
4
Keil MDK 移植 RT-Thread Nano
5
RT1061/1052 带 RTT + LWIP和LPSPI,有什么坑要注意吗?
6
RT thread HID 如何收发数据
7
求一份基于RTT系统封装好的STM32F1系列的FLASH操作程序
8
RT-Thread修改项目名称之后不能下载
9
rt-studio编译c++
10
有木有移植rt-thread(nano)到riscv 32位MCU上
推荐文章
1
RT-Thread应用项目汇总
2
玩转RT-Thread系列教程
3
国产MCU移植系列教程汇总,欢迎查看!
4
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2) 和 RT-Thread 通信
5
五分钟玩转RT-Thread新社区
6
【技术三千问】之《玩转ART-Pi》,看这篇就够了!干货汇总
7
关于STM32H7开发板上使用SDIO接口驱动SD卡挂载文件系统的问题总结
8
STM32的“GPU”——DMA2D实例详解
9
RT-Thread隐藏的宝藏之completion
10
【ART-PI】RT-Thread 开启RTC 与 Alarm组件
热门标签
RT-Thread Studio
串口
Env
LWIP
SPI
AT
Bootloader
Hardfault
CAN总线
FinSH
ART-Pi
DMA
USB
文件系统
RT-Thread
SCons
RT-Thread Nano
线程
MQTT
STM32
RTC
rt-smart
FAL
I2C_IIC
UART
ESP8266
cubemx
WIZnet_W5500
ota在线升级
PWM
BSP
flash
freemodbus
packages_软件包
潘多拉开发板_Pandora
定时器
ADC
GD32
flashDB
socket
编译报错
中断
Debug
rt_mq_消息队列_msg_queue
keil_MDK
ulog
SFUD
msh
C++_cpp
MicroPython
本月问答贡献
RTT_逍遥
10
个答案
3
次被采纳
xiaorui
3
个答案
2
次被采纳
winfeng
2
个答案
2
次被采纳
三世执戟
8
个答案
1
次被采纳
KunYi
8
个答案
1
次被采纳
本月文章贡献
catcatbing
3
篇文章
5
次点赞
lizimu
2
篇文章
9
次点赞
swet123
1
篇文章
4
次点赞
Days
1
篇文章
4
次点赞
YZRD
1
篇文章
2
次点赞
回到
顶部
发布
问题
投诉
建议
回到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