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优化系列先停一停,总对人指指点点会让大家反感的。今天给各位 rt-thread 使用者一些使用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等同步和通信机制的建议。
摘取 RT-Thread 官方文档中心对“线程间同步”的讲解。
同步是指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进行运行,线程同步是指多个线程通过特定的机制(如互斥量,事件对象,临界区)来控制线程之间的执行顺序,也可以说是在线程之间通过同步建立起执行顺序的关系,如果没有同步,那线程之间将是无序的。
多个线程操作 / 访问同一块区域(代码),这块代码就称为临界区,上述例子中的共享内存块就是临界区。线程互斥是指对于临界区资源访问的排它性。当多个线程都要使用临界区资源时,任何时刻最多只允许一个线程去使用,其它要使用该资源的线程必须等待,直到占用资源者释放该资源。线程互斥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同步。
线程间同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信号量、互斥量、事件集等。
说线程间同步使得不同线程的执行变得有序、有规有矩,避免了临界区的竞争访问。那么,线程间通信让多线程之间更“智能”。
线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邮箱、消息队列、信号
毋庸置疑的,所有同步和通信机制都是为线程(任务)而生的。没有同步和通信的多线程是一盘散沙。在线程里调用同步和通信 API ,这是第一种使用场景。
第二种使用场景:中断向线程发送信号量、事件集、邮箱、消息队列。(互斥量千万不要在中断里使用)
我想,多数人使用过中断向线程 release / send 信号量或消息队列。从业务逻辑上讲,把中断等价于一个“线程”给另一个线程发送信号量等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多数使用者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线程间同步和通信机制发送 API 无一例外会调用 rt_schedule 函数(任务调度)。虽然在中断里调用 rt_schedule 不会立马切换线程。但是,这无疑是增加中断处理任务量的!另外,还有一个值得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立马进行任务调度,有没有从高优先级切换到低优先级线程的风险?
由此,可能引起某些非预期后果,下面分两种情况分析。
当中断频度低,或者系统中断类型比较少的情况下,中断处理时间长短对业务影响不是很明显。例如行程开关的gpio中断,秒级或者分钟级时间周期才产生一次中断。
当中断频度高,或者系统中有多个比较频繁的中断类型。中断处理时间过长,可能引起同(低)优先级中断丢失。例如 115200 波特率的串口中断里使用 rt_sem_release 或者 rt_mq_send 时,得考虑一个问题了,串口接收中断处理函数最大处理时间超过 86us 了吗?
通信机制虽好,请勿随意使用。
个人建议,在中断中使用信号量或消息队列等机制时先考虑一下
可惜目前 rt-thread 没有提供原子类型的实现接口,不过我们可以用整型变量 f
代替(多数芯片架构下是可行的),中断接收数据放到用户 fifo 里,同时置位变量 f
。线程里轮询变量 f
是否改变,检测到改变后立马复位变量 f
,然后获取 filo 数据量,出栈数据。
可以保证的是,检测 f
是否改变不需要关中断,复位 f
时才需要短时间关中断,fifo 出栈数据也有极短的关中断时间。这些都比进行任务调度的 cpu 开销少。唯一不足是轮询检测的过程占用 cpu 高,怎么降低轮询的 cpu 占用?可以尝试一下 rt_thread_yield rt_schedule 。
线程间同步和线程间通信机制虽好,但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使用的。我们都知道中断里不能使用互斥量,但是忽略了,高频中断里使用同步和通信带来的隐形影响。
rtos 并没有让中断的使用更方便,相反,相比裸机,增加了更多注意点和使用限制。
好文。另外请教一下,关于使用串口DMA接收数据,发现经常会出现数据被拆包的问题,后来参考论坛有说把dma_isr屏蔽掉,但还是会出现,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DMA不是应该是用了空闲中断吗?
这个问题。https://club.rt-thread.org/ask/question/427511.html
用全局变量的做法才不可取。
DMA + 串口空闲中断发 sem 量,可以避免串口接收中断过于频繁发 sem 量的问题。
一个操作系统如果写中断处理还要考虑在里面发信号量来不来得及的问题,那还是别用它了
@aprilhome 拆包的问题没办法在中断这里解决,这个必须定义协议格式,在应用层做处理。比如包头包尾包长度这些。
@myLLgf 谈“全局变量”色变。全局变量没那么雷,正确使用全局变量还是有必要的。比如原子类型,一个原子类型变量,定义成全局变量正是展现它能力的场合。
至于说中断处理要不要考虑它的工作量问题,这个可以看我前不久写的关于系统优化第一篇最后,有几个链接,是哪个不记得了,其中有个,中断里没有调用发信号量这些,仅仅是一些非阻塞函数调用,最后是经过优化中断函数里面的操作,降低问题出现几率。
如果说因为使用了操作系统,中断处理就可以不操心效率的问题,我实在不敢苟同。
@出出啊 那是需要在接收数据线程中再建立一个数组,缓存每次读到的串口数据,在每次判断一遍长度或者包尾吗,等确认完一包数据后再进行处理并清空数组缓存等待下一包数据吗?
@aprilhome 对,这是应用层做的工作。至少三级缓存,驱动级的就不说了。应用层最后一级是存放处理后完整一包数据的。中间还有一层,作为驱动和应用的缓存,在这里判断包头包尾,数据全不全。
假如有一个完整包数据,把完整包数据转移到应用层存储区,同时还是检查一下,这个中间级缓存里有没有下一包的数据。如果有,还需要把剩下的半截包数据挪到开头,继续接收,不能简单的清空。
@出出啊 谢谢指点!
我多个线程使用同一个全局变量的数组,采样互斥访问实现线程间通讯可行吗?多个线程都可能读取和修改这个数组。之前裸机都是直接全局变量整的,刚刚学系统不知道怎么下手。
我的硬件有存储器,显示屏(RS232接口),按键,CAN,。系统通过按键修改参数,显示并保存。显示屏还会显示采集的其他参数和CAN通讯接收的参数。烦请楼主指导一下,谢谢!
@冰棒棍儿 这个用互斥锁,锁就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要么所有线程里的读写数组操作用同一个锁加锁,要么写一组读写的接口,其它线程都调用同一组接口。后者比较清晰。
我在串口中断中使用信号量时存在问题,会偶发出现等待信号量的线程无法被中断释放信号量触发,您能帮忙解答下吗,我怀疑是程序的Bug。详见https://club.rt-thread.org/ask/question/d7b25a0b3da83d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