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好。我在用DMA发送串口数据时会出现数据覆盖的现象
我用这种方式打开并配置串口DAM:
g_uart2obc = rt_device_find("uart1");
if(!g_uart2obc)
{
AWLOG_ERROR("can't find obc conn uart");
return -1;
}
struct serial_configure uart_config = RT_SERIAL_CONFIG_DEFAULT;
uart_config.baud_rate = 115200;
uart_config.bufsz = 4096;
if(RT_EOK != rt_device_control(g_uart2obc, RT_DEVICE_CTRL_CONFIG, &uart_config))
{
AWLOG_ERROR("config obc uart failed");
return -1;
}
if(RT_EOK != rt_device_open(g_uart2obc, RT_DEVICE_FLAG_DMA_RX|RT_DEVICE_FLAG_DMA_TX))
{
AWLOG_ERROR("open obc uart failed");
return -1;
}
return 0;
但是如果连续发送两个数据包就会出现第二个数据包被发出去,而第一个数据包没有被发出去的情况,代码:
rt_device_write(g_uart2obc, 0, buf1, length1); // 发送第一个数据包
rt_device_write(g_uart2obc, 0, buf2, length2); // 发送第二个数据包
如果发送两个数据包中间有延时那么两个数据包就都能被发送出去:
rt_device_write(g_uart2obc, 0, buf1, length1); // 发送第一个数据包
rt_thread_mdelay(5);
rt_device_write(g_uart2obc, 0, buf2, length2); // 发送第二个数据包
所以我推测是DMA底层代码的发送缓冲区资源分配的问题,导致数据被覆盖了
麻烦大神确认下这个问题,万分感谢!!!
请问您有没有在实际项目中遇到我的这个问题?您说的这个逻辑的确不错,但我觉得您说的这个逻辑应该由DMA库的底层去做,而不应该由应用层的用户去写代码实现
如果DMA底层库没有实现这个功能,我觉得可以提个PR了。因为这是库的设计缺陷,要由上层去买单
感谢 @Ernest 的回答
目前 RT-Thread 提供的一套异步的 DMA API ,异步在转为同步的 API 其实成本很低
@xiaofyao 你可以先试试手动转换一下,先解决当前问题,后续 RTT 也会考虑同步 API 的事情
@xiaofyao 比如 ST DMA 底层驱动中就没有实现,只是使能了开始发数据,dma 中的数据发完了只是表示数据 index 完了,数据依然在内存中,可以改变。
不一定库的设计缺陷,也许有意为之
DMA的驱动设计必须是这样的,发送成功仅表示成功完成了DMA发生配置和启动,并不表示发送完成了,这点一定要注意。如果驱动层等到发送完成再返回,那就失去了DMA的特性和意义了,和轮询没什么差别了。